生理和智力的發(fā)育在嬰幼兒時期是交織在一起的。要了解這個世界,孩子需要有能力與之接觸,四處走走看看,探索一下周圍的一切是怎么回事。
皮亞杰①【①金·皮亞杰(JeanPiaget)(1896~1980),瑞士心理學家。作為發(fā)展心理學領域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,皮亞杰試圖從兒童思維發(fā)展的過程中找到人類認識發(fā)展的規(guī)律。他運用廣博的生物學、哲學、心理學知識對孩子進行細致人微的觀察和研究,一生寫了40部兒童心理學專著和100多篇論文,創(chuàng)立了兒童認知發(fā)展的重要理論。皮亞杰認為:認識或者說思維既不是單純來自客體,也并非單純來自于主體,而是來自于主體對客體的動作,是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的結果。他的理論強調人與外界環(huán)境的相互作用,為我們了解個體心理發(fā)展提供了較為完善的理論框架。(《心理學基礎》,劉儒德等,2003)】,一位瑞士的心理學家的認知發(fā)展理論加深了我們對孩子智力發(fā)展的理解。他認為,孩子是用行動來探索世界,并通過他們自己的行動和其他人的行動形成思想。關于這個世界的知識并不是一個又一個事實的累積。相反,成長是按階段進行的,每個階段都與前一個階段有著質的區(qū)別。所以,嬰兒處理外部信息的方式不同于大一些的兒童,而兒童又不同于青少年和成人。皮亞杰將人的思維發(fā)展分為由不同階段組成的四個時期。(見表1)
根據皮亞杰的理論,0~2歲的孩子處于感覺運動階段,這個時期孩子的主要活動是感知事物,其次是通過行動探索世界。在這一階段之初,幾乎沒有什么思想交織在孩子看到、聽到或做到的事情當中。初生嬰兒一開始的行為——踢腿、玩手指——只是為了活動活動,而不是為了完成什么事情。漸漸的,嬰兒的活動開始指向外部環(huán)境。接著,嬰兒重復某個行動來觀察環(huán)境中的變化。比如,孩子踢小汽車讓它跑或者按動琴鍵聽聲音。最初這些行為沒有目的,目的是孩子在行動過程中偶然發(fā)現的。到8~12個月時,嬰兒學會運用事物的反應解決問題或達到目的。比如,拿起撥浪鼓就知道搖,以聽聲響;撥開父親擋在眼前的手去夠一個玩具。嬰兒已經知道他想要什么,并且知道怎樣達到目標。在第一年中,嬰兒開始認識到物體的永久性,也就是意識到看不見的東西依然存在。新生兒的記憶是十分有限的,一樣東西,他一旦看不見,就以為它不存在了。漸漸的,他們才能夠回憶起一樣東西或一個人。皮亞杰認為孩子對探索外部世界有著天生的欲望,許多研究也證明了這點。
孩子對世界的很多了解是通過玩獲得的。隨著嬰兒的長大,孩子玩的方式也在變化。最初主要靠家長做動作,以及和孩子嘰嘰咕咕的逗樂。6個月左右,孩子會對玩具的形狀、質感、重量、動作很感興趣。一件玩具,可摸索的東西越多,孩子對它的興趣就越長。玩熟了,就擱一邊了。直到一段時間以后,再對它產生新的熱情。開始嬰兒喜歡咬、摔、擠、拍,用感覺器官去感知這個玩具,漸漸的,他就變著法子擺弄玩具使它發(fā)出響聲或產生其他變化。玩具太簡單或太復雜,孩子都不感興趣。